返回顶部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旅游地标|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6-06    浏览次数:

                                     

察哈尔右翼前旗

 May 1 Travel Guide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前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简称察右前旗,察哈尔为蒙古语,译为“边”的意思,因地处边外而得蒙古族部落名旗名从部落名。察哈尔右翼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中南部。东接兴和县,南邻丰镇市,西邻卓资县,北连察哈尔右翼中旗,中间环绕乌兰察布市区。

 
 
 

旅游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蒙元时期是中国疆域最大的时期,也是众多民族大统一的时期。四十多个大小公国、诸侯并入中华版图,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大融合、大发展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蒙元文化吸纳了欧亚大陆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显著的多元性和空前的繁荣。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作为蒙元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2003年,集(宁)老(爷庙)高速公路的路基赫然横亘在黄旗海平原腹地,昔日的宁静被打破,许多年来一直无人问津的集宁路古城,骤然进入人们的视线。这座房址、作坊、市肆、道路清晰,瓷砾、瓮皿、骨石器、灶炕、骸骨遍布的古城池,显露出昔日的喧嚣和迷离莫测,一度不为人所尽知的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促使人们去揭秘考证挖掘。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挖掘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该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位于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巴音塔拉镇土城子村,北邻G110国道、南靠黄旗海生态保护区,西距乌兰察布25㎞。古城建于公元1192年(金章宗明昌三年),原系金代集宁县,为西京路大同府抚州属邑,是蒙古草原与河北、山西等地进行商贸交易的市场。元代初年,升为集宁路,属中书省管辖,下辖集宁一县。1988年06月,集宁路古城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元代集宁路古城面积大致为1平方公里左右,最早建于金代,后被元朝所利用,当时这里是金代同漠北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这个曾经是贸易集中地的古城毁灭的原因令人费解;2004年,集宁路古城的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在前面的工作中,考古队挖到了不计其数的尸骨、铜钱和瓷器。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公元1351年,直接针对元朝政府的农民战争——红巾军起义从集宁路横扫而过,他们是否因风闻集宁路的富庶而在这里实行劫掠,尚无从考证。然而,这场战事被元朝政府迅速平息,战争过后,居民陆续返回集宁路,他们收拾战场,掩埋尸体。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

有的人甚至悄悄挖掘别人在战前掩埋的财物。一切重新回到了轨道。10年之后,居民们又听到了战火的消息。曾经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坚信,有朝一日还能回到这里重建家园,于是他们尽可能地掩埋那些无法带走的财物,等待战争过后再次取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见到这些东西了,因为,迫使他们再次离乡背井的,是一场改朝换代的战火,明朝的历史从此翻开。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明朝政府和逃离北方的北元政府进行拉锯战期间,集宁路北方的元上都被明军作为军事防御基地镇守着,没有人知道集宁路的存在。

二百多年以后,明朝开始采取以守为攻策略,把北边防守卫所全部撤到关内,集宁路从此成为明朝长城外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无论汉人还是北元的蒙古人,再也没有来到这里。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曾居住在集宁路古城的人们,早已不知逃离到了何方,而经历战火遗留下来的一切,逐渐被野草覆盖,一座城池,从此消逝。 

在元代,集宁路是当时北方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商贸气息,使这里成为草原茶绸之路末端的一个重要起点。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集宁路成为草原上一处不可或缺的商贸中心。不仅于此,为适应繁忙的商贸流通,城内大量私铸钱币,大量流通宋、金、唐、汉等古钱币。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据《金史》和《元史》记载,集宁路古城始建立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在元代被升为路级城市,是蒙古草原与中原内地进行商贸交易的市场。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全国按地区分为十二行省,阴山以北的漠北瀚海地区设为岭北行省。金时所设的集宁县地处岭北与中原地区往来的交通枢纽,形成沟通南北商贸的区位优势,又具有前朝形成的商贸辐射,故元朝政府升其为路(相似于今日的地级),由中央政府中书省直辖,下辖唯集宁一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地处塞北、孤居漠南的集宁路的使命非同一般,体现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传承,使集宁路独呈商贸之都的繁兴。考古出土的大量古钱币、坩埚、铜渣、料珠、箭镞、铁刀、铁钉、犁耙锄,以及骨器具、皮革加工器具、牛马用具、首饰器物,都诠释着这座城市与岭北蒙古各部繁忙的贸易往来,是岭北行省通往中原内地的物质集散地或中转处、加工场。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200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集宁路古城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2045平方米,共发现房址91组、灰坑(包括窖穴)822座、灰沟110余条、水井22眼、道路9条、窑址23座、墓葬11座、瓮棺葬4座、窖藏34处;出土了大量不同质地的各类器物,其中完整瓷器200余件、可复原瓷器7416件,陶器877件、金银器10件、铜器351件、铁器268件、骨器456件,铜钱36849枚,其它石器、木器等各类器物2000余件。这些遗迹、遗物的出土,为研究元代的城市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集宁路遗址作为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众多而丰富的遗迹、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元代的城市制度、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的变迁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复原

2015年集宁路古城新发现墓葬65座、灰坑两个、灰沟1条,在65座墓葬中有鲜卑墓6座、元代墓59座,出土了一批陶、瓷、金、铜、铁、石、骨、贝、木等不同质地的古代遗物。发掘的鲜卑墓葬,与元代墓葬共处同一区域,说明集宁路一直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和中心集镇。为进一步研究集宁路古城所在地区的历史沿革、活动种群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对深入挖掘集宁路古城的文化内涵、复原集宁路古城的历史原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欢迎来到察哈右翼前旗品尝一杯兴盛丰“小米酒”

 
 

 

 

企业简介

内蒙古兴盛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兴盛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厂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天皮山工业园区,是一家集酒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大型企业,所产系列白酒,以传统酿造工艺为基础,并科学结合现代制酒新工艺,有力地保障了产品原始的酿造品质,且最大化丰富了产品口味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

目前,公司产品畅销于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河南、安徽等多个省市。发展代理加盟商、直营连锁店、终端销售网点30000多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综合整理:内蒙古兴盛丰酒业

 
 

Copyright © 2019-2021 兴盛丰酒业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

蒙公网安备 15092602000129号

ICP备案号:蒙ICP备18004207号-2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加盟热线400-102-5839

  • 咨询电话400-158-9959